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新闻中心>最新活动>

冬病夏治正当时,仁普堂三伏贴接受预定啦!

发布时间:2018-05-18  浏览次数:1317次


1923-150H014030G57.jpg


三伏贴具体时间

传统穴位敷贴时间为农历三伏的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第一天,共敷贴3次。目前,在三伏贴期间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敷贴,但每次应间隔7—10天。3年为一个疗程。3年后可以继续敷贴,以巩固或提高疗效。

201707140951299591826.png
三伏贴

头伏:7月17日—7月26日

中伏:7月27日—8月15日

末伏:8月16日—8月25日


适应症

      小儿咳踹     鼻炎     慢性咳嗽    

      反复感冒     腹泻     体质调整...

禁忌症

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;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,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;敷贴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烂者;妊娠期妇女;糖尿病患者等。


注意事项

1、敷贴前要向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。

2、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。

3、敷贴期间。忌烟、酒、生冷、油腻、辛辣之品,远离空调。

4、敷贴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,用湿毛巾擦拭即可。

5、敷贴时间:儿童0.5-2小时(6个月儿童30分钟,1岁-5岁儿童1小时,5岁-18岁儿童2小时);成人2-4小时。

6、敷贴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。

7、敷贴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(或小儿哭闹不止)时,不要强行留置,应立即去下药膏。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

8、若皮肤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,需及时到医院就医。

9、其他谨遵医嘱。

3DU[3C43]F_CHWL66E75G2O.png

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,结合针灸、经络与中药学,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达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。

中医认为,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,常见的如反复感冒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哮喘、鼻炎、关节炎等。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,秋冬季加重,夏季有所减轻。

201707130945517447569.png

冬病有两大特点:1.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。多表现为面色苍白、怕冷、四肢冰凉、自汗。2.疾病症状遇寒加重。如80%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,入冬以后,咳嗽、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,此时,应“急则治其标”,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,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、扶助阳气、增强体质,使冬季症状减轻,或不再发病。

m_337903.jpg

仁普堂三伏贴都是采用现做现贴的方式 效果更佳

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

从入伏第一天起,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、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。这时,利用夏季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,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,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,天人合击,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,这也是中医强调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因。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,药物最容易吸收,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进行贴敷治疗,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,加强防卫功能,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

三伏贴其实就是一个冬病夏治的预防医学的思想,相当于西医的三级预防,一级预防就是病因治疗,未病先防,二级预防就是你得了病之后,要早发现,早诊断早治疗。

227dfe48a98d4b64827f3f3782771237_th.png







扫一扫加好友